佛教圣地

萨迦派主寺 | 萨迦寺简介

萨迦派主寺 | 萨迦寺简介

萨迦派的祖寺--萨迦寺,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本波山下,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,也是萨迦派的主寺。萨迦寺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“萨迦”系藏语音译,意为灰白土。公元1073年(北宋熙宁六年),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·贡却杰布(1034-1102)发现奔波山南侧的一山坡,土呈白色,有光泽,现瑞相,即出资建起萨迦寺,逐渐形成萨迦派。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、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,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“花教”。寺内藏有珍贵的贝叶经、《布德甲龙马》大藏经和元代坛城壁画、古瓷器等文物古迹。

藏经阁

建筑布局】

萨迦北寺沿仲曲河北岸修建。曾经有古绒森吉呀尔布颇章、森康宁巴(旧宫殿)、努·曲美增卡典曲颇章(胜乐宫殿)、细脱格笔玛(细脱措钦大殿)、乌孜宁玛祖拉康、乌孜萨玛朗达古松殿、德却颇章(又译“德确颇章”)、朗杰拉康、都康拉康、玉妥拉康、夏珠拉康等主要建筑,以及细脱拉章、都让拉章、仁钦岗拉章、甘丹拉章、苏康拉章、仲琼拉章、扎木且拉章、堆敦塔、灵塔群、尼达拉章、夏旦拉章等附属建筑。萨迦北寺在196几年中遭到破坏,建筑被毁,文物流散。到21世纪初,森康宁巴已经按照原貌修复,高三层,其中底层以甲央修行洞以及洞内的神水而著称。

萨迦南寺位于仲曲河南岸的玛永扎玛平坝上。传说起初选择南寺寺址时,僧众和信众一致认为建寺一定要有防守、防火功能,所以在本波山和巴钦颇章顶上各架起一门火炮,朝山下射石头选点,结果射出的一块石头落在大殿门前左侧,一块石头落在大殿广场中央,当即涌出泉水,大家认为这是祥瑞之兆,便决定在这里建寺。1268年,萨迦第一任本钦释迦桑布(生卒年不详)奉八思巴之旨,以杰日拉康为蓝本,设计建造拉康大殿,后来历任萨迦本钦(又称“乌思藏本钦”,为元朝萨迦政权的首席行政长官)先后扩建,直到第九任本钦阿伦(生卒年不详)任职时期,萨迦寺的建筑工程才全面结束。

萨迦南寺平面呈方形,东西长214米,南北宽210米,占地面积44940平方米,建筑结合了汉、印、藏建筑风格,布局似坛城。拉康钦莫大殿的内城墙宽3米,高8米,内城墙四角有3到4层楼高的角楼,内城墙四面的中部均建有敌楼。内城墙的南、北、西三面无门,仅东面正中开有城门。外城墙称“羊马城”,是“回”形土筑城墙,墙体低矮单薄,东面曾开有大、小两座城门。外城墙北面紧邻仲曲河,东、西、南三面外城墙外有护城河壕沟,护城河壕沟宽8米。

萨迦北寺西侧分布着数量很多的佛塔,形成规模庞大的塔群,但大多数已经塌毁。此次考古将德确颇章遗址南侧和西侧的塔林分别编为Ⅰ区和Ⅱ区。Ⅰ区共有佛塔49座,Ⅱ区共有佛塔66座。此次对德确颇章南侧紧邻的第一排佛塔9座进行了清理发掘,除东面的大佛塔是独立修建之外,其余八座是为纪念释迦牟尼一生八件大事而建的“八相塔”(聚莲塔、菩提塔、吉祥多门塔、神变塔、天降塔、和好塔、尊胜塔、涅槃塔),均已残损,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红陶塔饰件以及塔内装藏的擦擦。

(0)

本文由 佛法与人生 作者:佛法与人生 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!

关键词:

热评文章

发表回复